砂的含泥量试验有标准法和虹吸管法两种方法,下面分别详述:
一、标准法
1、取样
(1)取样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2)取样数量:测定含泥量时,少取样数量为4.4 kg。
(3)试样处理: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20mm的圆饼,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2、将上述试样缩分至约1100 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3、称取试样500 g,至0.1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试样面约150mm,充分拌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沉屑、淤泥和黏土与砂粒分离。
把浑浊水缓缓地倒入1.18 mm及75 μm的套筛上(1.18 mm筛放在75 μm筛上面)上,滤去小于75 μ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
4、再向水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容器内的水清澈为止。
5、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 μ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搪瓷盘,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取出来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质量。
(注:该测试方法主要是针对用砂而提出的。一般认为,建筑用砂中的细颗粒物是泥,在该标方法中,把小于75 μm的颗粒定义为泥,因此该方法对相对较粗的建筑用砂是合适的。但由于在AAC工厂中经常用细砂,有时非常细,因此,采用该测试方法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二、虹吸管法
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特细砂中的含泥量。
2. 取样
3. 将上述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4. 称取试样500 g,至0.1g,置于洗容器中,并注入清水,使水面**试样面约150mm,浸泡2h,浸泡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搅拌一次,确保尘屑、淤泥和黏土与砂分离。
5.用搅拌棒均匀搅拌1min(单方向旋转),以适当宽度和高度的闸板闸水,使水停止旋转。经20~25s后取出闸板,然后,从上到下用虹吸管悉心地将混浊液吸出,虹吸管吸口的低位置应距砂面不小于30mm。
6. 再倒入清水,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吸出的水与清水的颜色基本一致为止。
7. 后将容器中的清水吸出,把洗净的试样倒入浅盘并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砂质量。